2024年12月30日,吴晓波搞了他最后一场年终秀,主题叫 “预见 2025”。
先说说吴晓波提到的六大定力原则,这玩意儿乍一听,感觉有点玄乎,仔细一琢磨,里头还是有点门道的。
就说“你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你值得活着”,这讲的不就是企业得有拿得出手的核心竞争力吗?
看那些在市场上屹立不倒的企业,哪个不是在产品、品牌或者服务上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就好比苹果,人家的产品设计和系统生态,那就是另外的品牌短期内难以超越的,这就是人家能 “活着” 的底气。要是企业没点真本事,光靠投机取巧,那在市场的大风大浪里,迟早得翻船。
再就是“拥有一种让自己很‘笨’的能力”。吴晓波说在康波周期第三周期,“笨人” 可能活得更久。啥意思呢?就是企业别总想着走捷径,得踏踏实实把基础工作做好。现在好多企业,整天琢磨着怎么一夜暴富,各种营销手段玩得飞起,可产品质量却一塌糊涂。
就像有些网红品牌,刚开始靠着炒作火得一塌糊涂,可没过多久就销声匿迹了,为啥?就是因为没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的质量上。反倒是那些老老实实在研发技术、生产管理上深耕的企业,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还有“排除噪音,做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现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声音充斥在耳边,企业要是没点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容易就被带偏了。就好比有些企业,看见其他人搞直播带货赚了钱,自己也不管适不适合,一股脑儿地扎进去,结果赔得底儿掉。企业得有自己的主心骨,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不为外界的噪音所干扰。
“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这一点也挺有意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时候,就得坚信自己的发展的策略,不能因为别人的看法就轻易改变方向。就像马斯克搞特斯拉,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看好电动汽车的前景,觉得他就是个疯子。但马斯克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理念,最终把特斯拉打造成了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品牌。
“你的成功只欠一场失败的考验”,吴晓波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企业管理者不能害怕失败,得有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勇气。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才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像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一开始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他没放弃,从失败中吸取这次的教训,不断调整策略,才有了今天的商业帝国。
“相信相信的力量”,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企业要相信自身的团队、相信市场的潜力,还要相信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只有有了这种信念,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往直前。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很多手机生产厂商都还在犹豫观望,而苹果和三星却坚信智能手机的未来,大力投入研发和生产,最终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资产紧俏,并购流行”,他说大规模的公司进入 “装备竞赛” 战略期,资产并购成竞争核心战场。这几年,大企业之间的并购案例还真不少。像字节跳动并购Pico,进一步拓展了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布局。为啥会这样呢?市场就这么大,企业想要快速扩张,并购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通过并购,能获取对方的技术、人才和市场占有率,实现快速发展。
“告别刚需,拥抱改善”,吴晓波提到中国市场供给冗余,“改善” 成需求第一动力。看看现在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和体验了。以前大家买东西可能只图个能用,现在可不一样了,得好看、好用,还得有个性。就拿汽车来说,以前大家买车可能就看个价格和实用性,现在呢,新能源汽车不仅要性能好,内饰、智能配置也得跟上,还得有独特的设计。企业要是还抱着以前的老观念,只知道生产刚需产品,不注重改善型需求,那可就跟不上市场的节奏了。
“悦己创业,兴趣消费”,这一点我觉得挺有意思。现在的年轻人创业,好多都不是为了单纯赚钱,而是为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创业路径也跟以前不一样了,从自我体验出发,形成圈层,再引爆流行。就像一些手工艺品、小众文化周边的创业项目,创业者自己最喜欢,然后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慢慢就把市场做起来了。这也说明现在的消费市场越来越细分,企业得抓住这些小众需求,才能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平台赋能,优化供给”,吴晓波强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现在是数字时代,企业要是还守着传统的经营模式,那可就out了。像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供应链的高效协同,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你不跟上数字化的步伐,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工厂升级,制造当家”,中国一直是制造业大国,现在更是要往制造业强国迈进。大规模的公司搞 “装备竞赛”,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中型企业重新思考产业链定位,寻找自我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小微公司进行微创新,在细致划分领域站稳脚跟。就拿家电行业来说,以前中国企业可能更多是模仿国外品牌,现在好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像海尔、美的,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专精特新,尖兵矩阵”,吴晓波提到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成中国制造业进步的 “尖兵矩阵”。这一些企业专注于细致划分领域,在技术、产品上做到极致。比如一些做高端芯片、精密仪器的企业,虽然规模可能不大,但在行业内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这一些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数量变化,对判断中国产业在全球的地位至关重要。
“汽车大战,定局之年”,吴晓波认为2024年可能是汽车行业的定局之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那叫一个迅猛,从以前的跟进创新到现在的自主创新,格局逐渐形成。像比亚迪、特斯拉这一些品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都有了自己的份额。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的关系会更加多元化,是挑战也是机遇。
“生而全球,再下南洋”,中国企业到东南亚发展,一种原因是为了规避关税壁垒、获取劳动力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也还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像OPPO、VIVO在东南亚市场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球化给中国公司能够带来了巨大福利,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拓展海外版图。
除了这些,吴晓波还提到了长期主义、AI和经济周期这些观点。长期主义强调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就像华为,这么多年在研发技术上持续投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人工智能可能带来颠覆自我的全新未来,企业得思考怎么和它融合,建立新的商业模式。而经济周期的变化,让我们明白在不同的经济阶段,企业要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不过,也得客观地看,吴晓波的这些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说,他强调企业要有核心竞争力,这确实没错,但在真实的操作中,很多中小企业可能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打造出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这时候,企业可能就得另辟蹊径,通过差异化竞争、合作共赢等方式来谋求发展。
再比如说,吴晓波提到的悦己创业、兴趣消费,虽然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创业和消费的一种趋势,但也不是所有的兴趣都能转化为商业成功。创业毕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仔细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光有兴趣,没有合理的商业规划,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还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这确实是大势所趋,但对于一些传统行业的小微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着高昂的成本和技术难题。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进程。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虽然吴晓波对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经济发展形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政治、政策调整、突发事件等。企业在制定发展的策略时,不能仅仅依赖于对经济周期的判断,还需要重视各种外部因素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策略。
总的来说,吴晓波这场年终秀确实有点东西。他的这些理念和观点,对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启示。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跟从,还是要结合真实的情况,批判性地吸收和运用这些观点,走出一条对自己最合适的发展道路。
孩子内急,家长借面馆卫生间一用,临走主动扫码5元,律师:面馆没有义务一定要借厕所给非顾客
3月2日,黑龙江。一名男子带着孩子到餐馆借用厕所,出来后拿出手机扫了店主的收款码,老板连连摆手说不用,但男子还是给店家转了5元,“不行不行,这不好意思,钱要给的!”老板的儿子随后拿了一瓶饮料,想要送给他们,但男子拒绝了。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四川新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戴璐岭 陈淋 周琼 何佳欣 摄影报道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省代表团,在驻地宾馆举行开放团组活动。
(视频素材来自央视)原标题:快看视频|贸易压力重创美股,特朗普关税让步,但称和股市无关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裘雯涵
昨天,广州观测站录得最冷气温8.5℃,能够说是这轮阿冷的“至冻时刻”。好在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阴冷后,今天,广东就将踏上回暖之路。今起气温回暖广州下周又有雷雨到访广东省气象台预计,3月8日白天起广东气温开始逐渐回升。
“没想到,法律没放弃我们犯错的人,做了好事也有‘奖励’。”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还没到元宵节,社区矫正对象幸某便已在装修岗位上开工。这是近几年中他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一是因为司法机关帮他在居住地找到了工作,二是因为被减了刑。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曾经王朔的一句“自以为是的真诚,却是骨子里的做作”让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口碑直线日起,全国两会在北京举行,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都引起了网友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