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15日电 (记者 郭军)“木刻春秋水印天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著作展”15日在暨南大学四海艺术空间展开。这也是暨南大学文化遗产构思工业研究院取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统手工艺:传承与立异”教席资质后策划的又一个艺术展览。
本次展览展出了来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浙江十竹斋的220幅宝贵的木版水印著作以及数十件宝贵的历史文献什物材料。
据了解,集技能、艺术、绘画与美学于一体的木版水印是我国贡献给国际的出色的艺术珍宝。明代胡正言创建的“十竹斋”,以饾版、拱花等印技法,将版画印刷术中最杂乱、最精巧的木版水印技艺面向极致。他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将五颜六色版画印刷技能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20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传统木版水印受到了一次巨大的冲击。西洋的石版印刷等高效的机械印刷技能直接引发了传统木刻水印版画日渐式微,十竹斋木版水印技艺逐渐被世人忘记。
为了使这项优异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1954年浙江美术学院开设水印工厂,在一批老教授、老技工的共同努力下从头翻刻了《十竹斋印谱》及一大批名作。在时间短的复兴之后,木版水印再次被忽视,并几近灭绝了。直到2001年,木版水印技艺重见天日。师从陈品超、张耕源、俞泓的木版水印技艺的传承人魏立中正式创建“杭州十竹斋艺术馆”,经过不懈努力维护和复兴这一我国传统艺术,久负盛名又埋没数百年的木版水印名坊“十竹斋”总算得以康复并勃发活力。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魏立中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