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2025-02-02 企业新闻


  在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本期报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教授以“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为主题,阐述了非遗与艺术、民俗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视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敬请观看。

  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同时都涉及另外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艺术。也就是说,非遗是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所谓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外来词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界定。但是,“非物质”这个词在传播过程中经常造成一系列误解,比如在英文里是指不可触摸的、无形的,在日文里被称为无形文化财。不管是非物质、无形,还是不可触摸,其实都无法概括非遗的本质。也就是说,对这个词,在某一种意义上,我们一定不可以望文生义地来理解。

  非遗包含两个重要概念,即“活态的”与“优秀的”。比如,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包括文物、典籍、非遗等。相比文物作为过去生活的遗存、一个“过去完成时”,非遗则是“现在进行时”。非遗是很直接的,而古籍则要求我们每个人通过阅读和理解,再把其中的思想阐释出来。每一次的阐释都是一次当下的创造,所以古籍不是一种直接性的文化。所以,非遗所谓活态的表现之一就是一种当代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它发生在你面前。从这一意义上讲,相比古籍与文物,非遗也是可以被全身心感受的,比如非遗中的美食、音乐、舞蹈,而它们恰恰是一种有形的文化,很容易与所谓的“非物质”或“无形的”一词相提并论而产生极大误解。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认定非遗的定义包含了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此外,非遗所谓活态的表现之二就是其世代相传,以及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被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体现出一种对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非遗也是要一直变化与再创造的,即它不是一个已完成的文物,不是越保持原样越好,而是要与时俱进、有创造性。

  之所以说非遗包含“优秀的”这一概念,是因为它属于“遗产”这一概念。比如在西方语境下,遗产一般都是指优秀的东西;在日本的汉字表达中,非遗被称为无形文化财,而“财”则包含优秀、有价值的意思。所以,如果不用非遗这个词来表达,我们该怎样用中文来表达?那就是活态的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

  非遗最重要的包含哪些内容?这就涉及对非遗的分类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从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为非遗分类,而我国的非遗分类体系主要是从文艺的方面出发。在引入非遗概念之前,我们有《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也就是把非遗称为民族民间文艺。我国的非遗分类主要是十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这一分类也是与全国诸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科建设相一致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非遗分类内含了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艺术体系,而且这一体系还是活态的、不断再创造的。

  民俗作为非遗的一类,与艺术也很有紧密的关系。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够纳入非遗保护框架下的民俗必须是老百姓优秀的生活习俗,也就是以不违背“国际人权公约”为前提。也就是说,民俗要成为非遗,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观,比如尊重人性、尊重女性、尊重动物等;二是有着大量的艺术形式、艺术活动。艺术是变动的生活习俗中相对恒久的形式。生活小习惯是会随时变化的,哪怕是同一个地区的人,每个人的生活小习惯都可能不一样,但是艺术不同,艺术是具有超越性的,很多中国古代的艺术都是能够超越时空、进行传播的,比如《红楼梦》就传播了很久,直至今日依旧非常鲜活。所以,因人而异的生活习俗,如果有了艺术作为支撑、承载的话,就会具有超越性,成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习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这一段话正是我们传承、弘扬非遗的基本遵循之一,特别是“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定义。

  一个人的生活小习惯,可能会因为环境而改变,比如原来在草原上扎帐篷,后来在城市里住高楼,但是衣服上的装饰、纹样,或者唱的草原长调,都会作为非遗而被保护起来。佛山在明清时期是一个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和欧洲中世纪的自治城市类似,形成了以市民为主的丰富的文化活动,比如灯彩、醒狮,以及庆祝丰收的秋色巡游。黔东南在过年期间也有被称为苗年巡游的民俗活动,其中糅合了当地的各种艺术形式,比如穿着体现银饰制作、刺绣、蜡染或扎染等技艺的服饰唱歌跳舞。这些充满艺术感的节庆活动,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的文化遗产。

华体网下载,专营 盆景苗木系列 工艺品系列 香品系列 富硒茶系列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400-0140-66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华体网官网app下载安装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7014706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