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榜首屆全國盆景職業技术競賽總決賽在沭陽舉行。 公民網黃啟源攝
清晨,拿一把花剪,看見哪個盆景長得出格了,“咔嚓”來一剪。這是江蘇沭陽縣扎下鎮46歲的園藝師方武的日常。
從少年時代起,方武受父輩的影響接觸盆景藝術。他在傳承沭派盆景傳統“魚網扣”制造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构成了“垂枝結頂”的風格特點,得到業界的認可。眼下正值沭陽花木節,景仰來訪者更多了。
“家家種樹栽花,戶戶蟠扎盆景。”走進现在的沭陽城鄉,乡民育盆景致富,游客賞風景悅目,一幅幅美富共生的畫面讓人生羨。在“中國花木之鄉”沭陽,其盆景產業依賴60萬畝花卉苗木產業的催生,现在樹樁盆景、山石盆景、微型盆景等各類盆景總數已超1000萬盆,全縣盆景從業人員10萬余人,有大型盆景市場5個,個體盆景園153家,盆景年銷售額超40億元。
说到沭派盆景,總是繞不過有著500多年花木種植歷史的周圈村,這裡建成了蘇北地區最早、規模最大的盆景銷售市場。散步村裡,美丽的鄉村別墅鱗次櫛比,盆景長廊爭奇斗艷,蔥蔥郁郁。
“我们看看這棵黑鬆,彎度十分蒼勁的,無論從哪邊看都很美。”9月25日下午,新河鎮周圈村90后返鄉創業大學生周通在鏡頭前滔滔不絕地做著直播,3個小時招引了4000人圍觀,成交業績可觀。
近年來,電商直播快速興起,周圈村的花木電商產業迎來了“2.0時代”。憑著年輕頭腦活泛和自家盆景過硬的品質,周通夫妻倆也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主播,他們的年銷售額達上百萬元。全村的盆景年銷售額則在1億多元。每天,村口一輛輛大貨車進進出出,滿載著花卉盆景駛向全國各地。
為了扶持本乡特征產業發展,沭陽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百兆寬帶進村入戶,快捷的水泥路伸進田頭﹔推動建設實體市場、電商配送中心、倉儲物流中心等,消除了網絡創客們的后顧之憂。
此外,沭陽縣還先后建立江蘇蘇北盆景聯盟、沭陽縣盆景協會、沭陽縣花木電商協會等行業協會﹔發展壯大唐韻盆景園、道成盆景園、萃木園、藝園等專業盆景園﹔招引潤芃園藝、春曉園藝、道中園藝等大型專業盆景生產企業﹔建成新河周圈盆景村、中國沭陽國際花木城、耿圩盆栽群等大型專業市場,規劃建設盆景文明產業園……现在,日趨完善的盆景產業鏈讓“沭派盆景”品牌更響、招牌更亮。
本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花木盆景產業在帶動增收脫貧上也多有貢獻。記者從沭陽縣盆景協會了解到,盆景產業的精准產業鏈帶動精准扶貧資金6500萬元建設了21個農業結構調整項目,2015年以來直接或間接帶動創業就業10.5萬人,幫助約5000個貧困家庭,1.2萬名低收入農戶務工脫貧。
完好的產業鏈、相對較低的門檻給了眾多農民就業創業的機會。以江蘇潤芃園藝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吸納當地近200人就業,其间低收入人口就有30余人。
產業要提檔升級,人才是關鍵要素。為此,沭陽當地實施花匠千人培訓計劃,開展多種方式的技术競賽,重點培養盆景制造及養護,盆景造型培养、插花藝術、編藝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助推全縣盆景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又一強力引擎。
沭派盆景之所以能在蘇北地區獨佔鰲頭,本乡的園藝師們功不行沒,僅周圈村持証盆景園藝師就多達300多人。從小就和盆景打交道的園藝師周航舶告訴記者,修剪盆景對於他們就像家常便飯一樣。當地園藝師多數都像周航舶一樣並非科班出身,方武也是如此。
“這株地柏盆景經過培养制造,價值上百萬元。”方武的盆景園中,培养大、中、小、微型盆景近3萬盆。方武自幼受家庭熏陶,學生時始學習制造盆景,其著作屡次獲得國家級盆景制造大賽金獎。“沭陽為我們供给了發展的大舞台,作為土生土長的沭陽人,我要幫助更多的人學習盆景技術,不僅讓他們通過盆景一起創業致富,更要讓盆景藝術得到傳承、創新與發展。”方武說。
天時地利人和,沭陽縣因勢利導,以盆景賽事、盆景培訓推動人才隊伍建設。除了每年免費供给三次園藝師培訓,沭陽縣以花木節等活動為“媒”,邀請全國各地闻名盆景派系的園藝師帶著著作來參展,建立交流平台,推動園藝水平的提高。
早在5年前,伴隨第三屆沭陽花木節的開幕,首屆中國盆景制造比賽暨第二屆中國精品盆景(沭陽)邀請展招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參賽選手,和3000余名盆景愛好者,展出了500余盆國內外精品盆景。在本次盆景制造大賽中,沭陽有33件著作獲獎,沭派盆景首秀贏得滿堂彩。
到现在,沭陽縣先后成功舉辦五屆中國盆景制造比賽和技术競賽,“中國盆景制造工匠培訓班”已經成為國內盆景技師的金字品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將沭陽作為晉升“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的永久考試基地。就在昨日,人社部組織開展的榜首屆全國盆景職業技术競賽總決賽也在沭陽舉辦。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對助推該縣盆景產業高質量發展、擦亮沭陽花木之鄉手刺具有极端重粗心義。
據了解,沭陽現擁有盆景生產基地5萬畝,專業盆景企業(園)600個,构成“公司+基地+農戶”、“支部+協會+農戶”、“能人大戶帶農戶”、“千家萬戶”四種盆景發展形式,擁有專業制造人員1萬余人,擁有經行業認定的國家、省級盆景大師6人,經過系統培訓的專業技術人才5000余人。“再過三五年,在刺柏、黃楊、黑鬆三大類和雜樹類樹樁盆景制造中培養出一批大師級制造人,把沭陽盆景產業面向更高水平。”沭陽縣盆景協會會長唐森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