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实力!长阳这个镇藏不住了

2023-12-26 华体网官网app下载

产品介绍

  “倒计时,6、5、4……恭喜刘先生喜提这件宝贝,马上安排发货。”9月3日晚上8点,长阳高家堰镇318国道边的一间小房子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辆小型叉车正在运送一盆盆造型各异的金弹子和中华蚊母,“网红达人”向意廷通过直播向全国粉丝们介绍各类盆景,4小时直播,共售出50盆,入账近10万元。近年来,夜晚的盆景直播已成为该镇318国道沿线一处亮丽的风景线。

  小盆景大产业,大产业大风景。“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已成为该镇发展盆景产业的“金钥匙”。

  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幸福生活,高家堰镇已逐步蝶变成为拥有“百里盆景长廊、千户百姓作坊、万亩种植园区、百万商品市场、亿元出售的收益、十亿资源存量”的“华中盆景第一镇”。

  景随车动,车入景中,一步一景,移步一景。丹水河畔,318国道旁,风姿妖娆、形态各异的精美盆景装点如画,绘就出一幅壮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充分挖掘本地绿色资源,凝聚红色力量,最终带领群众闯出一条致富路……”谈到高家堰镇的盆景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家家户户都能道出一段“创富史”。

  高家堰镇的盆景产业起步,还得从1983年说起。高家堰村党员向克楷和同乡在湖北沙市送货时发现,有人将中华蚊母苗制作成盆景售卖,顿时眼前一亮。

  “在丹水河边,野生的中华蚊母苗一抓一大把,从来没人把发财的主意打到这么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上!”向克楷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照着别人有样学样,将野生的中华蚊母蟠枝造型装盆入钵,摆在公路边叫卖。几天时间,第一批盆景就销售一空,向克楷也成功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将盆景苗木从“地里”移到“盆里”的一小步,也成为了盆景产业发展迈出的一大步。

  自那时起,高家堰陆陆续续有百户村民靠着卖盆景发迹。可是,由于规模小品种少、各自为政,始终没形成气候。

  如何整合资源,把“私房菜”变成“百家宴”,促使盆景产业聚点成带,打响“高家堰盆景”品牌?

  时任高家堰镇高家堰村党支部书记方秉荣大胆提出,打造盆景“千米展销一条街”。

  说干就干!1996年,高家堰村筹集项目资金1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动员群众发展盆景产业,最终形成了“318国道盆景销售市场”。

  随后,盆景产业越做越大,发现商机的村民纷纷到向克楷家中学习盆景种植和造型技术,不断的提高本地盆景品质,很快,繁荣的“318国道盆景销售市场”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盆景长廊”。

  “山里挖”不是长久之计,“田里种”才能让资源源源不断。2000年,向克楷带领大伙开始研究中华蚊母和金弹子等盆景苗木的人工育苗技术。经过不断尝试,2005年,第一批人工培育苗木获得成功。

  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渐成熟,村党支部组织并且开展“农民夜校”,让更多的种植户学会这门“手艺活儿”。

  “经过5-8年人工繁育周期,如今的金弹子单株就能卖到1000元以上。”方秉荣自豪地说。

  到2010年时,高家堰苗木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全镇实现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华丽转身。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下销售渠道几乎被阻断,线余个盆景专业户栽种的盆景都面临滞销,以往的“摇钱树”瞬间变成了“重担子”,高家堰镇的盆景产业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2020年7月,为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促使盆景产业链强链延链,成立高家堰盆景产业党支部,将党支部建在了盆景产业链上,为因疫情困于“围城”的盆景产业注入了红色力量。

  如今,高家堰镇织密“产业功能型大党委+牵头县直部门+镇、村两级力量+产业协会及党支部、合作社、盆景专业户等”的“1+1+2+N”组织体系,为打造盆景产业链党建综合体汇聚了组织合力。

  一盆毫无特点的小小金弹子,经过方秉荣十多分钟的捯饬,从“土气”变“洋气”。

  方秉荣边做边说,传技术,讲窍门,经过简单的“深加工”,这盆金弹子的价值已经实现翻倍。听到这时,从旁观摩的十多位邻村种植户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2021年12月,伴随盆景产业成长27年的高家堰村党支部书记方秉荣退出村“两委”班子,但他对盆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又扛起高家堰盆景产业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产业发展想要突破瓶颈就需要党员来带头!”理论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不足的方秉荣开始多方拜师,率先在自己田地里搞起了“科研”。

  看着年近六旬的方秉荣都能“搞大事”,村里的乡亲“坐不住”了,纷纷加入进来,个个干得不亦乐乎。

  以产业协会为主体,深化“共同缔造”理念。近年来,产业协会主导实施“盆景入市”“盆景入镇”工程,不仅让高家堰盆景登上了宜昌市第37届菊花展的大舞台,还通过240钵盆景装点2.5公里集镇沿线,扮靓了和美乡村颜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高家堰,像方秉荣一样的党员“领头雁”不在少数。仅2023年上半年,全镇共评选出35名盆景产业党员示范户并授牌亮相。

  让党员亮明身份,为群众树好标杆。以党员创业致富计划为依托,高家堰盆景产业党员骨干队伍正在加速发展壮大。

  在高家堰镇青岩村一处育苗基地内,“丹水先锋”服务队队员李东云正在进行现场授课,针对乡亲们关心的温度、湿度以及施肥等栽种技术难题,一一作答。

  “送技上门,就是要让大多数人眼睛看得懂,脑子记得住,手上做得会。”针对金弹子、中华蚊母等热销品种,李东云还手把手传授剪枝和造型,为每位种植户现场“问诊”“开方”。

  以“定期+呼叫”模式服务群众的,还有“微管家”微网格服务队。高家堰镇依托支部党员、协会会员建立“1+N”帮带链接机制,带动群众超过350户。

  学习党员,靠拢组织。红色力量激发乡贤能人的带头作用,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的青春动力。

  拼争抢创,冲锋在前。以产业廊道覆盖的高家堰镇高家堰村、青岩村、木桥溪村加强能人和党员“双向培育”,方正超等一批年轻的“苗秀才”“土专家”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000!还有没有更高价格……1、2、3,成交!这盆金弹子由浙江网友拍得。”......

  9月2日深夜12点,高家堰村李小康的直播间里依旧热火朝天,似一场小型拍卖会,李小康像专业拍卖师一样,绘声绘色讲解商品特色,见猎心喜的买家互相竞价,掀起一波又一波新高潮。

  “几年前,我还在工地上开挖掘机,如今房也盖了,车也买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李小康和记者说,父亲一直做定制盆景生意,家里的盆景苗木规模大、品质好,但由于位置偏,好盆景却很难卖上漂亮价。

  当时网络直播兴起,李小康看准时机,开始尝试直播销售盆景。通过不断学习讲解话术,研究盆景卖点,李小康在首场直播就收入近4000元。2022年,李小康靠着网络直播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从此,网络直播也成为了李小康等一批“80后”“90后”新农人的“新农具”,高家堰盆景格局顺利从“沿路摆”变为“网上拍”。

  李小康的成功并非偶然。近年来,高家堰镇通过常态化开展“技能大比武”,重点培育出“网络直播达人”“民族景艺工匠”“土家产业先锋”3支人才队伍,106名乡贤能人被纳入“人才库”。通过不断凝聚各民族群众和新阶层人士力量,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鲜血液源源不绝。

  “网上直播自信是关键,抓细节、讲特色、谈品质,才能聚人气。”7月初,一场由高家堰盆景产业“带货服务队”和“塑形服务队”联合组织的“诸葛亮会”开进了高家堰村。

  “丹水先锋”现场示范,帮助盆景苗木种植户提升技术水平,点拨直播技巧,拓宽销售经营渠道。近百人参加的“坨坨会”,人人都发言,个个有收获。

  “过去搞活动,理论讲的多,真实的操作讲的少,老百姓积极性不高。了解群众需求后,将群众变成活动‘主角’,如今,活动场场爆满。”高家堰村党支部书记邓青山直言,村里许多人缺少的是展示机会,有了能人大户的细心指导,迈出了敢于创新的第一步,人人都是潜力股。

  如何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必须释放人才“引力”。这是高家堰使出的“第三板斧”。

  一边在政策上“出实招”,为人才“留量”提供硬支撑;一边又借力三峡大学等高校资源优势,组织并且开展大学生暑期实践和盆景文创设计等活动,推动联建共建、合作商谈。同时,邀请农技专家、法律援助等团队开展服务,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高家堰镇即将举办首届盆景鉴赏文化节,方秉荣又提议,增加“十大景艺师”评选,为“土专家”“苗秀才”获得专业认可提供了可能。

  产业需要人才,人才围绕产业。在高家堰镇,盆景产业和专业人才实现了“双向奔赴”。2022年,高家堰全镇盆景苗木出售的收益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2亿元。

  今年5月,一位湖南的生意人到高家堰镇来买盆景,抱着“货比三家”的心态,沿着高家堰盆景长廊逛了一天都没有收获,临近傍晚,来到向意廷建立的“连心微家”闲聊时,看到墙上挂着盆景协会会长单位的牌子知道其身份后,直接把银行卡递到了向意廷手上,要求立即安排20万元的盆景。

  “协会会长的身份确实让我尝到了甜头,但作为会长带动大家致富才是我真正的职责。”向意廷告诉记者。

  6月初,一位云南客商过来购买盆景,相中了艺廷盆景园中的不少大件盆景苗木,眼见这位客商不急着返程,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向意廷便打起了“小算盘”。

  “高家堰的好盆景可远不止我这一家,您如果有时间,我再带您四处看看!”在向意廷的带领下,这位客商又陆续逛了沿途的十多户。

  惊喜于高家堰盆景的高品质和向意廷的好人品,原本准备签订的百万订单最后敲定为240万元,十多个销售困难户靠着向意廷分得了一杯羹。

  通过拍摄精品盆景短视频吸引流量,向意廷同样是享受网络红利的第一批“直播达人”,如今他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已经积累粉丝150多万,成了高家堰镇名副其实的“盆景大王”。

  “一个人富起来不是本事,大家都能鼓起腰包才算有能耐!”靠着自己的影响力,向意廷给乡亲们当起了带货郎。

  几天前,向意廷将直播间搬到了木桥溪村种植户向进华的家中,靠着出色的口才,仅三天时间就帮其将滞销的价值20万元的盆景销售一空。近年来,向意廷借助网络直播为滞销种植户代销盆景近200万元。

  有了向意廷的率先垂范,产业协会78名会员全员行动,以先富带动后富,高家堰镇逐步从“先行先富”迈向“共美共富”。

  距离村委会不远,由村党支部领办的特色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正酣,配套设备正在入场。

  高家堰村党支部书记邓青山和记者说,未来这里每年能完成种苗繁育近20万株,带动各村发展产业基地超过200亩。

  不仅如此,由共享直播间、研学基地、精品展示区组成的大型“共富工坊”也已经提上日程。科技赋能,共同富裕有了关键支撑。

  “近期有浙江老板收购金弹子,要求规格高2米,宽1.5米,万元左右,有货的请发图。”都晚上10点了,高家堰盆景产业协会微信群依旧热闹非凡。

  共享客户信息、销售信息的互助共促,算不上新鲜事儿。邓青山表示,今年全村将带动建成标准化直播间15家,带动就业人数累计达到5000人,“线上+线国道为轴,东起王子石、西至木桥溪,一路风景美不胜收。如今,高家堰镇已形成了“百里盆景长廊、千户百姓作坊、万亩种植园区、百万商品市场、亿元出售的收益、十亿资源存量”的产业能级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苗圃5300亩,从事盆景根艺生产的农户达到1890户,全镇共有盆景创意、市场销售主体212家。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华体网下载,专营 盆景苗木系列 工艺品系列 香品系列 富硒茶系列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400-0140-66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华体网官网app下载安装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7014706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